我和蒜宝宝共成长【观察记录】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观察记录 |
|||
参赛作品名称 |
我和蒜宝宝共成长 |
||
参赛作者 |
刘峥明 |
单位名称 |
北京市海淀区富力桃园幼儿园 |
观察目标 |
观察幼儿第二次剪蒜苗的发现 |
||
观察对象 |
部分幼儿(小班) |
||
观察时间 |
03 |
||
观察分析 |
早饭后小红、豆豆来到了自然角,他们看看鱼,又看看龟,小红的眼光落在了蒜苗上,他看啊看,摸了摸。 C:老师,蒜苗宝宝长高了。 T:是吗?你怎么知道了啊。 C:我看出来的。 T:怎么看出来的 C:就是蒜苗的个子变高了。 C:我摸出来的。 T:你们真棒都发现蒜苗长高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蒜苗宝宝,哎呀,你们看,蒜苗宝宝怎么有的粗有的细呢。你们摸摸。 C:因为有的吃饭好,有的吃饭不好。 C:不对,他们不吃饭,光喝水。 C:他们还得晒太阳呢。 T:我们再看看它们。(幼儿还是没有发现。)看看这根细蒜苗宝宝的最下面有什么。有我们上回剪过的印,看看这根粗的有吗? C:没有。 T:好我们给他们剪头发吧。 我把蒜苗搬了下来,放到了一个方便剪的地方,许多幼儿围了过来,于是我采用分组的方式组织剪蒜。(还记得我们上回是怎么剪蒜的吗?我们一起来做做剪蒜的动作,边用动作和语言帮助幼儿回忆剪蒜的方法,就是小手扶着蒜的身体,剪刀咬着蒜的身体,小剪刀一张嘴闭嘴就能剪下蒜宝宝的头发。) T:今天是我们第二次给蒜苗宝宝剪头发了,你觉得它的头发还能再长起来吗? C:能。 他们很肯定的回答。 T:那蒜苗长的头发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呢? C:粗的,细的。 说法不一。 T:好,我们以后要每天来看看蒜苗宝宝,照顾蒜苗宝宝,看看它长的头发是粗的还是细的。 剪完后,我把蒜苗送到了厨房并请求给我班做蒜苗炒鸡蛋的菜,厨房很配合,一会儿中午饭时间到了,厨房给我们送来蒜苗炒蛋的菜,正好幼儿洗完手了,我组织他们坐在小椅子上对他们说:“今天厨房帮我们做了蒜苗炒鸡蛋的菜,是你们刚才剪得蒜苗,你们高兴吗?想吃吗?孩子们很兴奋,于是我给幼儿分菜,幼儿边吃边闻,真香,真好吃。看到此情景,我也被感染了。 |
||
采取措施 |
1、验证对比方法比较蒜苗是否能长高。蒜苗第一次剪后很快就长高了,我没有提醒幼儿,看看他们是否会发现。结果证实了我的想法。他们能发现。(因为他们很喜欢去观察自然角的鱼和龟,每次只要有幼儿去,我都会“跟在后面”(观察),并且会提示他们,蒜苗宝宝的头发长了吗,我们给它们洗个澡吧(换水)。如果及时创设环境,幼儿的观察会更及时,更有效。 2、幼儿亲自品尝蒜苗炒鸡蛋的菜,对蒜苗的了解更全面,并且激发幼儿继续关注蒜苗的兴趣。
|
||
获取成效 |
1、幼儿种植、观察并获得相关知识和经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适应幼儿的发展节奏,等待幼儿去发现。 2、找出适合幼儿的具体问题和现象,引发幼儿继续探究的兴趣,作为下次学习的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