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 “我们一起玩”——建构游戏中的小故事【观察记录】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观察记录 |
|||||
参赛作品名称 |
“我们一起玩”——建构游戏中的小故事 |
||||
参赛作者 |
钱安娜 |
单位名称 |
杭州市滨江区钱塘春晓幼儿园 |
||
观察目标 |
在建构游戏中能自主合作交流,掌握“压缝”的技能和建构的想象力。 |
||||
观察对象 |
幼儿 |
年龄段/班 |
中班 |
||
观察时间 |
10月 |
||||
观察分析 |
宝宝和大海正在合作造高楼,但是两位孩子都是属于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果然不一会时间,两个小朋友就发生矛盾了,大海说:“这是我先拿到的。”宝宝哭着说:“是我先拿到的。”就这样,两位孩子发生争执,还互不相让。我正想要阻止这个情景,大海说:“你在我边上玩,我们一起玩。”宝宝破涕为笑:“好的。”这时正在搭房子的南南说:“房子倒掉了,怎么办啊?”边上一起玩的想象说:“你自己没有搭结实。”可一会时间,香香的房子也倒掉了,接着两个孩子就面面相觑地看着。 分析: 1.在建构游戏中,观察尤为重要,教师要做无形观察者适时介入,充分观察、耐心观察,延迟指导。发现两位不会合作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积木,不必立即阻止,教师可以尝试着让他们交往,但在这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等待,观察实际的情况来确实是否需要介入引导。如:当幼儿有需要时、当幼儿希望得到肯定时教师要根据情况及时介入。一方面是对幼儿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给不善合作的幼儿一次挑战解决问题的机会。 2. 在建构游戏中,特别是在同一个建构区域中有5—6个孩子的时,对于观察要有目标幼儿,特别是要明确观察此幼儿的哪个方面,如:合作能力、拼搭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要找准一个点。在下面场景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等原因,在垒高的方式上最多的就是直接往上搭,当积木搭得高时就很容易倒塌。 |
||||
采取措施 |
一、适时等待、适时介入。 二、确定目标、确定范围。 |
||||
获取成效 |
教师等待,带给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为之后的活动做好更扎实的铺垫,孩子们玩的更开心,同时也知道了一起玩、一起合作带来的快乐。 教师确定观察目标,及时引导幼儿,为师幼提供了快乐游戏机会,同时幼儿学会了一项“压缝”的拼搭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