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 “分享”真的不容易【观察记录】
全国幼儿教师专业风采大赛–观察记录 |
|||||
参赛作品名称 |
“分享”真的不容易 |
||||
参赛作者 |
王正丹 |
单位名称 |
东北育才幼儿园 |
||
观察目标 |
体会分享的乐趣,养成与人分享的好品质。 |
||||
观察对象 |
邱爱熹(都督) |
年龄段/班 |
小班(3-4岁) |
||
观察时间 |
10月 |
||||
观察分析 |
幼儿表现: 10月10日 下午3:00 星期四 今天户外和孩子们玩丢口袋的游戏,有几个小朋友忘记带口袋了,我让他们自己找好朋友和带口袋的小朋友一起玩。涵涵找都督想和她一起玩,都督说:“这是姥姥给我做的,不借。”涵涵低着头很失落。 10月11日 下午4:20 星期五 晚上吃完晚饭,孩子们都坐在椅子上看书,涵涵选了一本《动物百科》是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的一本书。都督也想看,她对涵涵说:“咱俩看一本书行吗?”涵涵头也不转地说:“不借!上次跟你借口袋你也没借我。”都督很失望,可是又不知道说什么好。我看到后,把两个小朋友都叫到了身边,把这两件事和办理的小朋友讲了一遍,让小朋友们说说该怎么办?结果很多小朋友们都说应该一起玩,一起看书。 10月15日 下午4:20 星期二 晚餐后几个孩子聚在娃娃家里玩玩具,一会就听见争吵的声音:“这个盘子是我的”,“那你把勺子还给我。”我转头一看又是都督和几个小朋友因为玩具发生了争执。看来“分享”真的不容易,才说了几天的问题,孩子们又忘记了。 分析与评价: 对幼儿来讲分享就是不能独占,是把东西给了别人,容易产生被剥夺的感受,年纪小的幼儿会误会认为东西再也不会回来了,所以小班幼儿常常会发生争抢之类的纠纷。案列中都督不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引发了同伴不和它看一本书的矛盾。这都是因为孩子们只能从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去看问题,她们很难会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案例中,我把两件事拿出来和全班幼儿一起分享,是希望吧这个问题变为教育孩子们的契机,让孩子们通过换位思考来体验、感受被别人拒绝的心情,也感受与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但是通过第三个案例也可以看出:虽然孩子们明白与人分享的道理,但是当事件真正落在自己身上时她们又很难控制自己的想法,所以作为成年人,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耐心地加以引导,让幼儿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养成关心他人、与人分享的好品质。 |
||||
采取措施 |
1、体验分享的乐趣。 每天利用晨间活动、户外活动等时间,让幼儿向大家说说自己遇到的开心事,或是把自己外出旅游照的照片与大家分享。还可以把小朋友没有吃过的外地小吃和外国食品带来和小朋友一起品尝。 2、感受分享的意义。 可以通过故事《孔融让梨》或是发现班级幼儿之间发生的互相分享的事情说给大家,让幼儿感受到与别人分享是件很好、很有意义的事情。 3、换位情境体验。 当幼儿之间发生争抢时,老师可以把幼儿叫到一起让他们互换位置,体验对方的心情,互相说说感受。可以让全班幼儿都说说如果你被别人拒绝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心情。 |
||||
获取成效 |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班级幼儿都能明白分享的道理,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每当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很难控制想要独占的情绪,需要老师耐心、细心长期坚持教育幼儿,尤其要重视随机性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