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 我的小精灵朋友【观察记录】
第七届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观察记录 |
|||||
参赛作品名称 |
我的小精灵朋友 |
||||
参赛作者 |
黄宇佳 |
单位名称 |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 |
||
观察目标 |
分离焦虑的减退、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
||||
观察对象 |
苑子敬(小十九) |
年龄段/班 |
小班/混龄班 |
||
观察时间 |
9月 |
||||
观察分析 |
小十九是9月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哭得最厉害的小班小朋友。一天早上来幼儿园,他在门外嚎啕大哭,不舍得跟爸妈分开。“我害怕。”一天中,他不停地重复这句话。 午睡时,小十九睡醒了,哭得很大声。我在旁边一边摸摸他,一边小声地跟他说请他声音小一点,会打扰旁边的小朋友。 “在睡觉的时候有坏人抓我怎么办?” “那睡觉的时候老师在你身边看着你。” “可是睡觉的时候小精灵一直让我哭。”他闭着眼睛,把头半蒙在被子里,大声地说:“可是小精灵一直让我哭怎么办?” “小精灵也哭了吗?”我问。 “小精灵没有哭,但是他让我哭。”他一边大声哭一边回答。 我摸摸他的头,一边小声地说:“那我跟小精灵说让他不要让你哭了。好吗?” 他说:“好的。” 原来,他有一个假想的小精灵朋友,一直陪着他。 第二天早上,他哭着不肯进来,我跟他小声地说:“黄老师今天送你一个快乐的小精灵,陪你睡觉好吗?” “在哪?” “睡觉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它在哪?”他一边问,哭泣的声音渐渐停下。 “等到睡觉的时候,我就把它请出来陪你好吗?” “好的。” 他擦擦眼泪,主动地跟着我进了教室。 以后每天来园,我都问他:“你今天带了快乐的那个小精灵来吗?”有的时候他说带了,有的时候说小精灵没来。 |
||||
采取措施 |
小十九在第一个星期表现出来的分离焦虑和各种不适应让每天早上都变成了一场分离大战。 假想伙伴(Harvey,1918)[1]是儿童的一种暂时的、过渡性的心理现象。进入到幼儿园这个全新的环境,一个假想伙伴的存在,能够给幼儿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觉得有安全感。假想伙伴的存在,因为现实中缺少伙伴的支持,假想伙伴就会进入幼儿思维和生活,给孩子以“一心一意”的陪伴和支持,并以多种方式减轻这些事件的消极影响,使孩子对外在事物与自身生活更有控制感。我采取的措施是:1、每天来园都会和他聊聊他的小精灵的事情,让“快乐的小精灵”带领他,让他获得一些鼓励和安慰,帮助他顺利过渡。2、引导他与周围的孩子交往,鼓励他大胆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为他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帮助小十九尽早告别那个舒适但虚幻的假想朋友。
|
||||
获取成效 |
半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早上小十九来园,他抽泣着在门口和妈妈说再见,我抱抱他,然后问:“小十九,你的小精灵今天和你一起来了吗?”他说:“小精灵不在了。”我很惊奇:“为什么呢?”他答:“妈妈说他去找别的小朋友了。”“那你想他吗?”我问。小十九:“不想了。妈妈说我是大孩子了,不用小精灵陪了。” 小十九能勇敢地跟小精灵告别,我觉得很欣慰。快乐的小精灵陪伴小十九顺利度过了分离焦虑阶段,现在小十九每天都能开开心心地进入班级,并且能够自己入睡,真的很棒,让我们为孩子们的进步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