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数数的魅力》【观察记录】
第十二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观察记录 |
|||
参赛作品名称 |
数与数数的魅力 |
||
参赛作者 |
纪玲芝 |
单位名称 |
四川省 乐山 市 |
观察对象 |
李佳珂 |
年龄段/班 |
中班 |
观察时间 |
11月 |
||
观察背景 |
李佳珂在刚开始数与数数的能力比较弱,始终停留在点数10以内的物品,如何提升孩子的数与数数能力呢?下面案例中案例中我通过有目的地对李佳珂进行持续的观察、评价与支持,让李佳珂的数学经验获得提升。 |
||
观察目标 |
关注李佳珂数与数数的能力 |
||
观察过程 |
观察记录一:区域游戏时间,教室里,李佳珂用雪花片拼了一朵花,老师:佳珂,我很好奇你这朵花用了多少个雪花片呢?因为花朵是圆形的,李佳珂数了几次都没有数清楚,老师说: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到你呢?一旁的瓜瓜说:可以取下来数。老师:嗯,是个好主意,试试看呢?李佳珂把雪花片拆开来一一对应地数了数雪说:1、2、3、4、5、6、7、8、9。用了9个雪花片。 支持与策略: 通过对李佳珂数与数数的观察,我发现李佳珂能一一对应地数出10以内的10个物品,对于中班孩子来说,仅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是不够的。于是我做了以下支持策略,来帮助李佳珂提升数与数数的等级。 1、提出解决办法的幼儿老师给予赞同,并鼓励李佳珂进行尝试。 2、给予材料的支持 在区域里给孩子投放一些低结构材料,如:纽扣、火柴棒、毛球、羽毛等、我们还在图书区提供了一些与数字相关的书籍供幼儿翻阅,让幼儿对数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如此,我们还给孩子设置了一面星星榜的墙面,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星星,在星星的数量达到5的倍数时就可以得到老师准备的精美礼物,这样能让幼儿通过获取星星来激励自己的同时又有目的地提升数与数数的经验。在提供这些材料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记录了以下评级。 在提供数字书籍后李佳珂数与数数的能力逐渐得到了提升,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经过李佳珂的努力,星星榜上自己名字后面的星星越来越多,我又写下了以下记录。 观察记录二:午餐后,教室里,李佳珂指着星星榜自己名字后面的星星一一对应地数了数:1、2、3、4,一直数到21,她说,我有21颗星了。 分析: 因为自己的星星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小朋友就可以领取自己喜欢的礼物,所以很多孩子都很重视自己的星星,几乎每隔一天就会到星星榜前数自己的星星,星星越多,幼儿就会数的越仔细,生怕漏数一颗。这样使孩子又在上一个等级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当孩子能够一一对应地数出10个以上的物品,并说出最后一个数字代表总数时,教师又得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往更高的等级发展呢? 数学的元素充满生活大大小小的角落,只要用心去观察,善于与去发现,总会找到适当的教育契机。这一次我从孩子们天天都在玩的魔尺上对李佳珂进行了观察,希望能在这个“不起眼”的魔尺上捕捉到关于李佳珂数与数数的记录。果不其然,在对李佳珂连续两天的观察下,她的等级又在发生着变化。 观察记录三:午餐后,教室走廊,崔程稀和王乐阳在玩魔尺,他们各自数了一下自己手中魔尺上的白色形状,崔程稀说他的魔尺上有24块白色形状,王乐阳说他的魔尺上有18块白色形状,老师:哦,崔程稀有24块白色形状,王乐阳有18块白色形状,谁的多一点呢?一旁的李佳珂说:王乐阳的多。老师:崔程稀比王乐阳多几块白色形状呢?一旁的张杏洱说:比一下就知道了。张杏洱把两根魔尺摆在一起,老师说:我看到你是把两根魔尺对整齐了数,张杏洱说:是的,这样才能数清楚。李佳珂数完后说:多6块 。老师:谁比谁的多6块呢?李佳珂:额,崔程稀比王乐阳多6块。 |
||
观察分析与反思 |
1、教师在观察李佳珂数与数数的观察中给予了材料的支持,提供了大量的有效的低结构材料供幼儿探索操作 2、教师使用语言重述、延伸支持孩子。当孩子各自数完魔尺上的白色形状时教师重述孩子的语言,并延伸问题。如:谁的多一点呢?帮助幼儿深刻记忆两个数字的同时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崔程稀的比王乐阳的多,教师又提出下一个问题:崔程稀的比王乐阳的多几个?为数与数数幼儿能说出一组物品比另一组物品多多少个或少多少个做铺垫。 3、描述、重构。一旁的张杏洱在数白色形状时把两根魔尺对整齐了数,教师描述并认可其行为:我看到你……,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行为的观点,让旁边的其他幼儿也了解比较物品时正确的相关的经验。最后李佳珂对两根魔尺进行了比较并点数说出数量:多6块。教师重构孩子的话:谁比谁的多6块呢?让李佳珂能完整地说出崔程稀比王乐阳多6块。 |